如何找份好工作
如何找份好工作之刘项原来不读书
想找份好工作,必须要有正确的认知,如何才能拥有正确的认知呢?熟读历史是个好方法。
很多人看不懂还说我为浩克大山洞洗地,呵呵呵。我内心对这些同志哥只有同情,蠢成这样在过去那种好日子里是能过的,未来嘛....
那就还是聊聊历史,其实这几天各种风起云涌还是算了不说了,聊历史。
唐代有个不知名的进士+诗人叫章碣,他一辈子干过啥写过啥估计也没有人关心,但他写过的一首诗脍炙人口:
竹帛烟销帝业虚,关河空锁祖龙居
坑灰未冷山东乱,刘项原来不读书
啥意思呢,说的是秦始皇焚书的烟还没散,帝业就被冲的一塌糊涂,他一死崤山以东的六国故地就开始骚动,最后把他们全家干死的刘邦项羽根本不读书,也不是什么知识分子。
史记用寥寥数语,就概括了老刘的德性:高祖为人,隆准而龙颜,美须髯,左股有七十二黑子。仁而爱人,喜施,意豁如也。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及壮,试为吏,为泗水亭长,廷中吏无所不狎侮,好酒及色。
就是活脱脱的一个江湖大哥,论文化别说比张良,比小吏萧何也不如,但是江湖大哥的好处就是,敢搞事...
有多敢搞呢?总之萧何曹参不敢搞的事他都敢...
项羽呢,项羽更不读:项籍少时,学书不成,去学剑,又不成。
总之,文不成武不就,凭的是哪两个字?还是敢干..有多敢干呢?起兵反秦是他叔叔带着他的,不算。就说他叔叔死后,楚王让宋义当大将他当副手,一样敢杀: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,即其帐中斩宋义头,出令军中曰:“宋义与齐谋反楚,楚王阴令羽诛之。”当是时,诸将皆慑服,莫敢枝梧。
人都是服强者的,你项羽敢杀宋义,诸将就服;你项羽不敢干被宋义宰了,诸将就服宋义。你看,很简单的事....
那你要问了,既然秦始皇坑的那些“傻逼博士”也没啥卵用,最后杀进咸阳的就是这两个不读书的憨货。憨货手下的龙且、季布、樊哙、夏侯婴、灌樱更是粗胚中的粗胚。那为毛后来的帝王喜欢搞读书人,读书人被搞了一茬接一茬还要读书呢?
这其实还是读书人的功劳....
读书人不是王朝开创者,但不代表分享不到皇权,通过礼仪,典章制度等,儒生们不仅可以分享权力,而且可以分享大权。
所以,读书要比起兵风险小,收益却不低,除了皇家一脉,那些功臣相当于“股东”的,最终是要被各种职业经理人取代的。
职业经理人就要制造出服从唯一君主的意识形态,这既是读书人得以晋身的阶梯,也是他们的枷锁。
因为稍有偏差,君王就可以以此为名来收拾你...王朝越强大,自信就多一点;合法性存疑,自信就少一点。但总体来说,就是这个框架。
宋代相对自信,也有乌台诗案;明清相对不自信,钳制就多。
比如“清风不识字,何故乱翻书”,也能引为罪证搞死人,满清一代对读书人的打压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。
然而,搞死满清的又是who呢?袁大头读书吗......袁大头麾下那些大佬,读书吗?
读书的收益,还是要时间段....王朝鼎盛时,读书收益最大,往两头都会递减,前者是功勋世家的天下,后者呢,后者是江湖草莽的天下。
不信你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看嘛。
汉代开始是谁牛逼?功勋世家,中间是读书人占优势,末期呢,末期就是什么刘演、刘秀、马武、岑鹏之类的人物...
东汉中间,又是读书人天下,到末期呢?曹操刘备甚至诸葛亮,就算读书,也是不去考试的...
南北朝对立的时候不谈了,读书人连狗都不如....赫连勃勃管你识字不识字,给老子修统万城去..
隋就没建立稳固统治,大佬们都是军功世家..江南士子在江都变乱中,一文不值。
唐初也一样,武则天的中期之后读书人有点起色,然后又被军阀给统治了...
五代不谈了,兵强马壮者为帝,考你麻痹的试...
两宋是读书考试人的巅峰,无数历史上的闪光名字:司马光、王安石、富弼、包拯、文彦博....都是进士,在这个时代你不读书,你就是傻逼...
元代算个毛,元末算个毛...朱元璋是啥功名?连个科级和尚都不是呀...
中期又牛逼了,王阳明,张居正都是读书大佬...
末期嘛,你问问李自成认识几个字,多尔衮认识几个字,鳌拜又认识几个字?
稳定期,又牛逼了,读书大佬名臣辈出..晚期又不行了............
所以呢,读书啊考试之类的事,要挑准时候啊.....该读书考试的时候不读书考试是傻逼,反过来也一样....
卫生人才网手机3 |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